• 初夏已至,我在席上,看到菡萏初放

    初夏已至,我在席上,看到菡萏初放

    对于荷花之美,古人赋予了它更具文雅的名字,在《楚辞·离骚》中,荷花被叫做“芙蓉”,出水芙蓉的说法,由此而来。 李清照的《漱玉词·如梦令》里,则将其称为“藕花”,很形象得将其与莲藕互相结合。 而个人偏爱欧阳修在《西湖作戏示同游者》中对其称为“菡萏”,“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短短两句,便将人把思绪带往扬州那满飘荷香的风情万种之中。 所以这把菡萏初凝,则以不一样的姿态,来点缀出莲花在壶中绽放姿态的美韵。 夏初没有完全绽放的莲荷,是娇艳入隐的菡萏,仿生雕刻出莲瓣图纹,描摹细细肌理,整壶如荷花…

    新闻动态 2024-05-15
  • 一抹红霞,定格在银色之上,余晖尽染,是落日的浪漫

    一抹红霞,定格在银色之上,余晖尽染,是落日的浪漫

    银,是洁白,素简的颜色,当匠人的锤子落在银版那一刻,锤起锤落,便凿出了无瑕的本味。 以锤纹手工为基础,波光粼粼的银壶表面,亦像是一汪清澈的壶面,沾染着原始的自然风味,勾人遐想。 此时,恰当的修饰,便可以让风味更甚,就如装点在其上的红艳漆色,宛若晚归的红霞,散发着倾尽人心的余晖。 红色,与银色,就这么产生了温柔的碰撞,成为了今天的这一把“红霞”。 一抹红晕,是谱写温柔的诗篇,红,将清澈的银白,装点出浪漫的余晖,我们以红色,来代表喜庆与和美,而红霞的貌美,则将席上的银,席卷出唯美的韵调。 三环壶摘设…

    新闻动态 2024-05-06
  • 鹤鸣九皋,衔云而来,不在意人间烟火,向往山林洒脱

    鹤鸣九皋,衔云而来,不在意人间烟火,向往山林洒脱

    一把壶的形制,往往直接联系了使用时候的心境,就如侧把壶,总能让人联想不问世事的闲逸处世姿态。 那是因为,侧把壶的慢节奏喝茶方式,本来就洋溢着大写的“闲”字。 这也是为什么,再围炉煮茶爆火的话题性中,侧把壶能够成为承载茶汤的主角,成为被关注的重点。 而一旦在洒脱而又不向往人间烟火的潇洒里寻找能够托物言志的东西,鹤,就直接映入了脑海中。 所以这把侧把壶,才会在壶盖上,用巧妙的精錾之功,錾出鹤鸣九皋的景致,闲云野鹤,游走在人文建筑中,腾云而来,稍作休息后,会再往山林而去。 就如我们,总是一头栽进忙碌的…

    新闻动态 2024-04-23
  • 在没有龙的壶上,谁能绘出龙的影子?

    在没有龙的壶上,谁能绘出龙的影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的《鹿柴》,以动制静,意境深远,深山之中,虽然不见人影,但是却恍惚之间,能听见人声响动。 那么,不见其身,却能窥见其影的巧妙意境,能否与龙这种霸气恢宏的题材融合在一起时呢?或许是能的。 所以,传承者系列,蛟龙出海,应运而生。 巧妙运用了松毛熏色的技艺,再结合手工捶打的凹凸岩纹,色泽在肌理凹凸间交替,让整壶平面好似滔天汹涌的大海,以静制动,大浪席卷出滔滔巨声,一切在不平静的动荡中拉开序幕。 壶体,则在岩纹的基础上,錾出珊瑚纹,席卷出的水波,好似有什么巨物即将破浪而出…

    新闻动态 2024-04-16
  • 结合了多少工艺的高工之作,才能铸成这把葫芦提梁!

    结合了多少工艺的高工之作,才能铸成这把葫芦提梁!

    银壶的可贵就在于,因为银的可塑性高,所以在银壶的壶体可以进行各种工艺上的加工。 所以银壶的价值,有时也随着所呈现的工艺繁复程度,有着各有千秋的体面。 而真要说集高工于一体的银壶的话,很少有如这把葫芦壶一般,带给壶友那么多的震撼。 借鉴仿生葫芦外观,壶体呈现两段式线条分布,饱满丰腴,气质讨喜,葫芦谐音“福禄”,有福有禄,带来福禄双喜,寓意美满。 壶体“金福”与“金葫芦”均采用嵌金工艺,代表福与禄的完满祝福,福上添福,禄上加禄,金光溢彩,气质尊贵显雅。 壶身另一侧錾刻出葫芦绵延生长,垂藤而下的精致,…

    新闻动态 2024-04-08
  • 它似一颗珍珠,落入水面,一点就清澈了心灵

    它似一颗珍珠,落入水面,一点就清澈了心灵

    一盏提梁壶,让我看到了娇羞欲滴的可爱模样。 对比传统的大口径提梁,这把小提梁造成的反差感,足以翩若惊鸿,扰人芳心,可爱而灵巧的小体量,加上突出纯银的简朴与素雅,粉饰出了清新的滋味。 将其提在手中,宛若提着一个小小且美感十足的宝宝,好似饰品一般,自然而自在。 放置茶席上,就如沧海中的一颗珍珠,低落到了水面上,就泛起了足以陶醉心灵的涟漪。 壶身两段式勾勒出丰腴而完满的线性,显露出不沾世俗的稚气,彰显福运。 用镶嵌的方式,洋洋洒洒在壶体点缀出片片金黄,巧妙的洒金工艺,增添了色韵,丰富了层次。 镂空提梁…

    新闻动态 2024-03-25
  • 汉中小壶,温厚有味,静观日月浮沉,禅心亘古久远

    汉中小壶,温厚有味,静观日月浮沉,禅心亘古久远

    品悟心志的茶人,会把自己的心境,藏在一壶茶里。 喝茶,与悟心、静心总是能挂钩在一块的,毕竟品茗讲究静心养性,茶,急不来,所以品性焦躁,茶是良药。 而器物的展现上,除了心经,直接将能体现禅学的象征“铭刻”在壶体上,自当也是一种禅意的展现。 今天这把静观小壶,则以温厚的质感,来述说何为禅味。 壶身所錾图案为脚踏祥云的释迦牟尼,悠然面照日晖,太阳随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但本质未改,恒心未变,如明镜止水,照耀万物。 图案“佛串”部分采用嵌金工艺,丰富画面层次感,金光溢彩,亦如佛光普照,增添悠悠禅韵。 壶身饱…

    新闻动态 2024-03-11
  • 给我一把小冰梅,日子就会越过越甜

    给我一把小冰梅,日子就会越过越甜

    一把提梁小冰梅,成为了新年新启的喝茶标配。 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对于茶人来说,煮茶器不用多,选一把自己心仪的就可,这把小冰梅,用以梅花,来作别冬日的凌冽,迎来春季的喜悦。 朵朵可爱的小梅花,绽放在壶盖以及壶身顶部周围,为了让冰梅图更显细节,壶盖以素瓷为胎,再用粉彩彩绘作色,粉嫩的梅花在壶盖上绽放姿态。 【冰地梅花·傲骨风雅】 黑地粉彩瓷盖,在素瓷上利用粉彩料绘图案,巧取传统瓷器冰梅纹作为盖面纹饰,冰裂纹搭配梅花点点盛放点缀,绘制出冰地上梅花冰清玉洁的动人景致,羁傲不逊、风雅更甚。 【描金工艺…

    新闻动态 2024-03-04
  • 夏日落霞,竹影清风,与茶交融,竹韵生雅

    夏日落霞,竹影清风,与茶交融,竹韵生雅

    竹,是文人雅士常咏之物,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从内至外显露的风骨,亦是多少人追求的精神内在。 竹影,森森然然,与茶事结合,萌发出温雅却饱含烟火之气的巧妙碰撞,竹,隐于闹市之中,藏于山林之间,且素,且雅。 浮光掠影之中,竹子,就这么变成了一把茶壶,壶身以仿生竹段设计,分段式肌理规整考究,宛若春生初竹,竹影如梭。 【竹景錾刻·清风自来】 壶身一面錾刻竹叶梭梭,另一侧錾“竹影清风”,君子不可居无竹,竹生性清廉、高雅,彰显文人风骨,引得清风自来。 【竹叶嵌金·金光熠熠】 壶身、壶盖处,竹叶图案部…

    新闻动态 2024-02-26
  • 花开福至,雅致情趣,花丝镶嵌,彰显雍容之气

    花开福至,雅致情趣,花丝镶嵌,彰显雍容之气

    花丝镶嵌,被称为“燕京八绝”之首,在传统金属手工艺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曾是皇家宫廷专属的工艺,而如今,能做花丝镶嵌工艺的匠人,少之又少。 利用银丝,掐出缠绕而繁复的华丽花纹,再镶嵌华丽玉石,讲究心思细腻、耐心,所以一把花丝镶嵌壶,做工良久。 这把花丝壶,运用自然之物,道出雅趣之情,壶盖繁复银丝缠绕成花朵绽放,花朵上蝴蝶伫立,花开福来。 【镶嵌宝石·琳琅满目】 壶身图案处分别镶嵌碧玉、南红玉等天然宝石,璀璨迷人,色韵丰富,装点出美伦美央的视觉效果,丰富壶身层次感。 【桶形壶体·手工麻纹】 线条感…

    新闻动态 2024-02-06

联系我们

152 6086 9783

邮件:kf@fengniaogongfang.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抖音